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環境、人文與工程
Environment, Human and Engineering 
開課學期
100-1 
授課對象
理學院  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林俊全 
課號
Geog5071 
課程識別碼
228 U196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A,B,C(18:25~21:05) 
上課地點
地理一教室 
備註
與胡植慶、簡旭伸、林銘郎合開
總人數上限:3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01env_eng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討論地表各種自然環境與工程的關係,由地理系、土木系、地質系合開。討論各種環境與工程的特徵、問題,使學習者明白地形、地質與土木工程間跨領域的不同面向,並探討解決的方法。課程主要是以演講與實習方式進行。並配合個案研究與分組進行討論。同學並應藉著老師演講的導引,參與討論與野外考察,進而對環境與工程的議題,有更深入的瞭解。 

課程目標
1.熟習地表的各種環境(尤其是地形環境)的特性。
2.熟習地表的各種作用力及其造成地形演化的方式。
3.了解土木工程學的特性及其應用。
4.能瞭解人文環境、自然環境與工程學門的差異及其特性。
5.訓練學生分析特定環境議題的能力、整合不同領域的能力以及撰寫計畫的能力
 
課程要求
課程討論、實習與個案研究報告為主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Young, A. (1998) Land Resources- Now and for the future, Cambridge
University Press, 319p..
2.Selby, M. J.(1993) Hillslope Mateials and Processes, Oxford: Oxford
University Press, 2nd Ed., 451p.
3.王鑫(1988) 地形學,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356p。
4. 洪如江(2007):初等工程地質大綱(第四版),地工技術研究發展基金會,02-
25772006,e-mail: sino@geotech.org.tw 網頁: http://new.geotech.org.tw/
5. 潘國樑 (2007) 工程地質通論,五南文化事業
6. 何明修 (2006) 綠色民主—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,群學出版社
7. Ian Burton et. (1993) (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),中文版翻譯,伊恩波頓等,
環境也是災害 (2010,聯經出版社)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實習手冊 
20% 
小組作業,統一於11/15日繳交 
2. 
出席課堂與野外實察 
50% 
 
3. 
期末作業 
30% 
大學部繳交A0海報,博碩士生繳交環境人文與工程相關議題的研究報告一份。分組人數上,大學部至多三人一組,碩士生般至多一組兩人,博士班則是一人一組。各組題目需與老師討論後確認方向 (最遲須於11/15日決定),才能進一步展開研究書寫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  簡介課程、分組討論四位老師 
第2週
  環境總論(1)
天然災害與工程設施之安全
 
第3週
  環境總論(2)
臺灣地質環境的變遷:長期與短期效應的消長
 
第4週
  環境總論(3)
從環境影響評估個案看環境、生態與工程問題
 
第5週
  環境總論(4)
環境治理的制度與法規- 從國土規劃與都市規畫法談起
 
第6週
  災難議題(1)
莫拉克風災情一些見聞與省思- 地工觀點
 
第7週
  災難議題(2)
台灣地震和活動斷層引所引起的災害回顧
 
第8週
  災難議題(3)
從莫拉克颱風回顧過去13年來的災害
 
第9週
  災難議題(4)
遷村與救災的政治經濟學
 
第10週
  校慶放假 
第11週
  水資源議題(1)
台灣地層下陷的監測和地下水資源的利用
 
第12週
  水資源議題(2)河灘地上的都市弱勢與有機聚落- 溪州部落與寶藏巖
 
第13週
  水資源議題(3)
水資源的問題- 從日月潭、霧社水庫談起
 
第14週
  水資源議題(4)陳伸賢執行長-氣候變遷對台灣水利工程之衝擊及調適策略 
第15週
  野外實習與期末報告
(同時出席理學院年底成果發表會,時間另外公布)
 
第3-1週
  野外實察:東北角海岸 
第8-1週
  野外實察:新店溪流域 
第12-1週
  野外實察:陳有蘭溪 
第12-2週
  野外實察:陳有蘭溪